高尔塬村艾飘香

2022-06-20 18:54:02      来源:陕西日报


周少波操作电动叉车将艾草垛码放整齐。 

5月30日下午,扑鼻的艾香飘过围墙,飘到旬耀路上。近30吨艾草堆放在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高尔塬村的铜川照金润泽源中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院内一辆电动叉车穿梭在一个个艾草垛间。当地人把这里称为“艾厂”。

“高尔塬村及周边两个村种植了1800亩集中连片的艾,野生的艾更是到处都有。”公司生产负责人周少波说,“我们现在每天收购20吨到30吨群众晒干后的艾,能持续一个月左右。群众一人一天能采200元的艾。”

艾是一种草本植物,有香气,可入药。长期以来,当地人采艾自用。2018年,铜川照金润泽源中医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来到照金发展艾产业,当地提供厂房,公司提供技术和开拓销售渠道。

“这两天忙得很,工人两班倒,每班就休息4个小时。”周少波说,进入夏季,艾及艾制品的需求量呈井喷式增长。艾香包小巧精致,无论自用还是送礼都很受欢迎。记者看见厂房内几名工人围坐在小山一样的艾香包前,将香包套进包装袋。

半个月前,艾制品就开始走俏了。5月17日下午,高尔塬村的艾开镰试割,不到半个小时,周少波就在本上记下了三笔现场成交的订单:8456元、535元、1790元。“你看到的这些都是回头客,这样的零售额一个月能有3万元到5万元。我们的客户主要是大医院和企业,5月16日就签了一笔25万元的订单。”周少波介绍。

“以前不知道艾咋用,在地里都白长了。”杨改英一边卷着艾条一边说,“过去一直想出去找份工作,但没有如意的。2018年厂子建时我就过来了,一直干到现在。”

杨改英是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高尔塬村村民。她正在制作3.0标号的艾条。她将包装纸铺在机器上,每份称量55克艾绒,将艾绒压实后涂胶,然后启动机器,一根艾条就制作成功了。

“刚来的时候我一天能卷200根,现在熟练了,能卷450根,一天工资是100元左右。”杨改英介绍。去年,她花3000多元购置了一台电动摩托车,上下班更方便了。

刘小艳也是厂里的“元老级”员工。“以前就是出去给人摘苹果、套袋,啥零活儿都做。现在稳定了,我每天中午12点回家做饭,下午再来。”刘小艳说,“厂里挺好,工资也不错。”

“高原野生艾生长在山上,昼夜温差大,比平原人工种植艾能多生长一个月,不打药不施肥,艾绒品质高、杂质少。”冯莉在西安经营着一所康养机构,主做小儿推拿,是周少波所说的“回头客”之一,她特意从西安过来采购一些艾,“我们的服务是面向小孩的,对艾品质要求很高。”

高尔塬村的“艾厂”生产枕头、护腰等艾制品以及艾塔艾条等艾灸产品,还有石墨烯艾绒护腰、石墨烯艾绒护颈等日用品,产品远销省外,带动了高尔塬村、代子村和杨山100多户群众增收。(记者 孔垂楠)


推荐阅读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