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丰”景美,玉米收获忙。近日,甘泉县下寺湾镇的玉米喜迎丰收,田间地头满目金黄,一幅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产业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走进下寺湾镇胡皮头村,长势良好的玉米迎风摇曳,农民们正利用晴好天气抢收玉米,收割机也在玉米地里来回穿梭,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种植户告诉记者,今年他们的玉米种植技术与往年有所不同,是采用了地膜玉米增密度种植技术。
县农技中心副主任 白智文说:“今年年初,我县积极推广地膜玉米增密度种植技术,免费向农民发放地膜并进行铺设。同时县里给种植户每亩补贴50元,并指导应用新品种、新肥料、新技术“三新”技术,采用覆膜起垄、精良播种、增密度等“5335”集成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新的种植技术集成良种、农艺、农机协同增产增效,补齐土壤改良、灌排设施等短板。”
新技术的赋能,有效地提高了亩均产量,节约了种植成本,也增加了农民收入。
下寺湾镇地膜玉米种植户白双荣说:“我今年总共种十几亩地膜玉米,长势各方面来看,跟普通玉米差异相当大,地膜玉米就是好。目测今年大概比普通玉米亩产要增产三到四百斤,亩产一增加,我们的收入肯定也增加了。”
今年,下寺湾镇积极响应,鼓励更多农户种植地膜玉米,并在技术和政策上给予农户支持帮助,同时大力推广使用植保机等农机科技装备,节省人力、提高效率,促进增收。全镇100余户1600余亩地膜玉米喜获丰收。
下寺湾镇便民服务中心主任 杨延湖说:“今年是我镇第一年大规模推广种植地膜玉米,全镇共计种植1600余亩。”
据了解,今年全县共有地膜玉米种植户1100余户,面积达7370亩,预计增产258万斤,增收约360万元。
县农技中心副主任白智文说:“地膜覆盖种植技术效果突显,比普通玉米增产350斤左右,增产约32.27%,毛收入每亩增加490元,全县增收约360万元,农户对地膜玉米种植也是信心倍增。下一步,我中心将继续推广和支持地膜玉米种植,加大种植面积,提高玉米单产,促进农户增产增收,确保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来源:甘泉融媒)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