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面对多日来的连续降雨天气,为做好防汛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石泉县后柳镇人大代表迅速出动,了解各村的防汛情况,并根据防汛预案和人员实际情况,明确风险排查、安全宣传、物资保障、人员转移等工作的部署分工,下沉一线,积极奔走,当好风雨守望人。
闻讯而动,当好宣传员。“你家靠近山脚下,下雨天气注意不要随意出门了,小心落石伤人”“注意安全,遇到紧急情况要立即上报并及时转移”。后柳镇人大以各片区代表联络站为载体,充分发挥“连心桥”优势,组织代表下沉村组一线,上门开展防汛救灾安全教育,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大力宣传防汛知识。同时,通过村村响、电话、微信群、朋友圈等渠道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广大群众密切关注雨情、汛情,提高村民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筑牢防汛救灾思想防线。今年入汛以来,共向群众发布预警信息、转发专题天气预报20余期,上门宣传1300余人次。
耐心巡逻,当好监督员。群众哪里有需要,人大代表就出现在哪里。汛情发生第一时间,人大代表与镇村干部齐心协力,积极应对强降雨天气,对辖区防汛灾害隐患地区、重点区域、田间山脚进行全天候巡查,严格做到不留空白、不漏死角,严禁一切汛期隐患。掌握实时动态,全面排查并整改存在的安全隐患,切实做好雨情监测反馈。
尽心竭力,当好保障员。为充分做好防范工作,本着“早准备、早部署、早落实”的原则,各级人大代表时刻高度关注雨情、险情、民情,切实做好信息的上传下达,发生险情时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全镇储备卫星电话13部、对讲机 10部,共储备手电筒 102把、雨鞋150双、救生圈60个、救生衣50件、铁锹65把、编织袋10000条等应急物资,各村(社区)共转移群众31户63人,及时组建了由人大代表参与的15支应急救援队伍,切实做到“应撤尽撤”,旨在进一步提高干部群众的防汛安全意识。
当前,正是连续降雨期,后柳镇人大代表将靠前作为,争当先锋,积极投身防汛一线,用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人大代表风采,诠释‘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的庄严承诺。(供稿:石泉县后柳镇人民政府 侯甜甜)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