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挑起乡村振兴的“金扁担”

2023-06-06 17:55:51      来源:安塞宣传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安塞区坚持因势利导,拔丁抽楔,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以科技嫁接农业,切实推进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提供科技支撑。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科技人才是乡村振兴中最宝贵的力量之一,科技人才匮乏,乡村发展成效就会大打折扣。走进延安科技蔬菜小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园艺学院李建明教授团队的研究生刘畅正在忙着做番茄新品种的比较和实验,采用大行距,小株距,方便机械化栽培。

微信图片_20230606180044.png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 刘畅:目前是有20多个番茄品种,于去年八月中下旬定植,已经挂果12到14穗,预计产量大概会有6万斤。

2019年,安塞区积极争取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延安试验站落户安塞,2020年成立集蔬菜产业科技创新、技术推广、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延安蔬菜科技小院,实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新型农业产业科技服务平台,旨在将田间与课堂、科研与推广、创新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研究生将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微信图片_20230606180111.png

安塞区蔬菜中心副主任 郝海金:咱们邀请这些全国的知名专家教授到咱们这儿进行指导,包括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通过这几年的实验示范和科技小院的作用,每年能给全区引进两到三个新品种,推广几项新技术。

每个新品种的引进,能使农民每亩增收1000到2000元。而新技术的引进在劳动成本上每亩能节省1000到200元。

安塞区作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水。没有水,就想办法“借”水。走进南沟村千余亩矮化密植苹果园,一排排整齐的果树望不到头,一条条水肥一体化滴灌管道连接着一棵棵树,一块块黑色地膜沿着果树根部在梯田中绵延舒展,一颗颗小苹果在小雨的滋润下尽情生长。

微信图片_20230606180116.png

安塞区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张刚:南沟矮密示范园滴灌是2019年建成,利用沟底筑水坝水源进行滴灌实现科学高效的管理果园,保障了南沟果园连年丰产,入股果农连年增收。下一步,将大力实施科技兴果战略,全面推广滴灌、坑施肥水、地布覆盖等现代果业技术,有效解决山地果园干旱缺水难题,实现安塞苹果高质量发展。

安塞区通过水利项目,在沟里建淤地坝7座,在山顶上建蓄水池7座,解决了南沟村发展苹果产业缺水的问题。近年来,  

安塞区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奋力推动以设施蔬菜、山地苹果、畜牧养殖等为主的现代农业高效绿色循环发展。

微信图片_20230606180120.png

安塞区水土保持工作队副队长 贺塞宏:通过小高抽把坝里的蓄水引到山上蓄水池里边儿,然后通过自流的方式把蓄水池里的水引到果园里边,进行水肥一体化滴灌,达到节水的目的。

有了新技术,农民笑开颜,如今蕴含着农业现代化密码的红苹果,已经成为农民致富的“金苹果”。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产业链的发展,安塞区立足实际,加强农业技术和企业培育力度,大力培育大棚蔬菜、山地苹果、地椒羊肉、小杂粮等特色产业生产、加工基地,统筹发展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工,促进科技与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后建成蔬菜、苹果、羊肉分级包装点44个,4.0智能选果线7条,年产30万只肉羊精深加工厂1个,农产品加工营销业产值达到45亿元。

微信图片_20230606180123.png

安塞景泽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伟:我们景泽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是专业加工安塞地椒羊肉的加工厂,我们的羊的来源是和我们安塞区很多养殖户签订了一个长期合作的协议,我们从农户家里把羊上门收购以后,进入屠宰场。屠宰场屠宰以后,用我们冷链车运输到我们的加工厂,进入我们的排酸环节,排完酸以后进入我们的分割环节,搅拌均匀以后进入的包装,我们的销售渠道,就是我们安塞的当地的金芙蓉店,欣润轩店,西安的曲江有一个店。去年在江苏无锡又开了一家店,还有加上我们线上销售,年销售羊子的量就是一万多只,逐年在上升到现在大概在12000只左右,带动我们当地这个养殖户大概在300户左右。

目前,安塞区累计发展设施蔬菜7.1万亩,年产量31.5万吨,产值14.6亿元;累计发展山地苹果40万亩,年产量28万吨,产值达15.9亿元,林果产业全面普及陕西黄土高原苹果无支架密植高效栽培模式,建成了273个高质高效示范园和“美丽果园”;畜牧产业以良种、良料、良法、良舍、良医为主的“五良”技术得到全面推广应用,累计发展规模养殖场406个,存栏羊子45万只,产值达4.7亿元,被确定为全省肉羊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此外,安塞区还全面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玉米增密度提单产、苹果幼园套种大豆、谷子全膜覆盖免间苗机械化栽培等集成技术,加快新品种引进选育试验示范,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6万亩以上。

地还是那块地,科技赋能、科技助农让黄土地变成金土地,农业现代化这根“金扁担”,正带着鼓乡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越走越踏实,越干越幸福。


推荐阅读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