旬阳市仁河口镇:小小竹笋,鼓起村民“钱袋子”

2023-04-24 12:08:34      来源:旬阳市仁河口镇人民政府

一场春雨过后,漫山被掰后的小竹林里,又从土下钻出了新的笋“宝宝”。

竹笋作为陕南地区特色农副产品,富含有蛋白质、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多种营养成分,可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具有开胃健脾、通肠排便等功效。每年清明过后,总能看见山腰上野竹林里,村民们用勤劳的身姿绘出一幅幅春季掰笋忙的春收图。

image.png

旬阳市仁河口镇位于秦岭山脉脚下,海拔山势高、气候升温慢,相比春季来得早的乡镇来说,总会给人慢半拍的真实错觉,从而催生出很多具有当地特色的食材,竹笋就是其中一味。这里的竹笋主要采食山竹笋,成熟时间较长,四月的下旬才到采收季节。采回家后尽快去掉乌色的外衣,露出白嫩的果肉,倒入农家柴火灶,用冷盐水淹没,再经小火慢煮,吃法不一样,煮的时间也有很大差异。捞出后可用小米椒泡起来做凉菜;也可以晒干,用于炒腊肉、煮火锅等食法,散发出淡淡竹子的清香,有着嫩和脆两大特征,是农家最惹人爱的一道菜。

image.png

桥上村村民黄芳每年清明节过后就会到山上去观察竹笋长势,估摸着采收时间,“我每年都会去山上掰竹笋,能采1000来斤,留一小部分用作四季常食的食材大部分都卖给了镇上的丰产公社、西湾露营地、金盆湾、稻田居等几个农家乐。”黄芳一边走一边笑着说道。

丰产公社是由仁河口镇段家沟村集体经济经营的一家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等为一体的复古民俗,主打70、80年代大集体生活,在这里可以体验到童年的快乐,品尝美味的农家菜,吃出妈妈的味道。

“我们镇作为精品旅游小镇,每年从春季就要开始接待大量游客。如何吃上‘生态饭’,将村里农副产品变现,带领村民致富是我必须思考的问题”。段家沟村支部书记兼丰产公社负责人孔令山说。“最近‘买的最多、卖的最好’还属野竹笋,以5元每斤的价格从村民手里收了2000多斤。一部分经过加工后做成了小米椒泡竹笋和干竹笋两种食材;还有一部分已经真空包装,打包成产品,计划抓住五一假期游客多的好时机,把山里的农货送到山外面去。”

近年来,随着仁河口镇水泉坪国家级3A景区影响力的不断提升,内部业态不断丰富,千亩稻田、油菜花海、王莽山云海、西湾楼营地、茶山步道、峡谷书院、银杏广场、侯山湖等景点建成,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在党委、政府的引导下,当地百姓抓住“庭院经济”的好机遇,“小庭院”摇身一变成为了群众增收的“聚宝盆”,把大山里的香椿、折耳根、山竹笋、野白蒿、野小蒜等农副产品搬上了小餐桌,不仅美了游客们的舌尖,更让老百姓吃上了“生态饭”,拓宽了致富路,鼓起了“钱袋子”。(尤生银)


推荐阅读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