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安县回龙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推乡村振兴。
回龙镇双龙村上台子水杂果示范园也称“百味园”,2017年10月由双龙村驻村帮扶单位县水利局投资规划建设而成。总投资370余万元,占地面积500亩,分为桃、李、杏、大樱桃、冬枣5大园区。在园区建设发展中,回龙镇通过“盘活资源建园区、业态转型变景点、产业延链提效益、合作带动促增收”四大举措,充分抓住发展机遇,将百味园打造成回龙镇以产业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盘活资源建园区。上台子原本是一个矿区,全组群众集体搬迁至大湾搬迁点后,土地资源大量闲置,加之交通便利、气候适宜,是水杂果生长的好地方。双龙村抓住项目发展机遇,在县水利局的大力支持下,将上台子周边500亩土地进行集中整治,邀请技术专家,优选水果品种,建成了上台子水杂果种植基地,确定了以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
业态转型变景点。园区建成以后,回龙镇坚持产业与资源相结合打造产业景点。2022年,融合农业发展项目,投资30万元在园区铺设采摘步道。2023年,回龙镇计划依托园区,打造以“观光采摘”为主的休闲农旅品牌——百味人生。2023年3月对园区周边停车场、旅游公厕等基础设施及农户房屋进行提升改造,以庭院为单位,突出水果文化元素,推进产业品牌化。下一步,计划加大招商力度,引来资金活水,对矿洞特色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切实把上台子打造成春赏花、夏摘果、秋观云海冬踏雪的产业景点,使农房变民宿、产业变景点,废弃矿洞变资源,提高资产收益,加快业态转型。
产业延链提效益。首先,坚持地上与林下相结合延展产业链条。在园区已全部进入盛果期的关键节点,稳扎稳打,发展林下经济。2022年套种魔芋120亩,中药材200亩,2023年计划套种南瓜30亩,带动发展养猪100头,发展林下养鸡5000只,延长产业链条,加快产业转型。其次,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拓宽销售渠道。一方面发挥沙湾农产品交易大厅的作用,开通直播带货,开辟网上销售市场,推介乡村旅游;另一方面与柞水下梁镇草莓采摘基地实行联营。最后,坚持景点与商贸相结合推动产业融合。将上台子与周边景区连珠成串,实现景景联盟,共享游客资源,与周边的农家乐联营,形成“游在美丽乡村,吃在农家小院”的旅游新格局。
合作带动促增收。园区建成以来,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创收8万元左右,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房屋租赁等三种方式累计带动268户群众增收,其中通过流转土地带动52户群众增收,通过房屋租赁带动3户群众增收,通过规模种植、四季采摘,累计安置当地劳动力220余人。2023年,计划引入企业代管,鼓励群众以土地、资产入股,激发群众参与合作经营的积极性,不断强化联农带农成效,壮大村集体经济。
下一步,回龙镇将持续依托园区,将上台子打造为集乡村休闲游、生态游为一体的农业旅游产业,使双龙村率先成为回龙镇首个集体经济突破50万元的示范村,实现村集体经济从有到强的“华丽蝶变”。
西安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 7月1日,西安市发布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本次推出的乡村振兴十大案例有蓝田县樊家村“人居环境创造资源、筑巢引凤促乡村振兴”、阎良区“两平台三机制”乡村治理等案例。这是在去年发布“西安市首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基础上,盘点全市“三农”工作的新经验新亮点,旨在持续为乡村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全市乡村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书写新篇章。西安市第二批乡村振兴十大案例遵循中央政策的重要指引方... 【详细】
陕西7部门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 4月12日,省乡村振兴局、省退役军人事务厅、省科协、省工商联等7部门联合召开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视频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合力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安排部署2022年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是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各级各有关单位要提高站位,深刻理解从突... 【详细】
2021年陕西向乡村振兴重点帮 2月11日,记者从省乡村振兴局获悉:2021年,我省向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投入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以下简称“衔接资金”)45.73亿元,占下达到县总资金量的48.13%;实施项目8250个,占项目总数的35.38%。去年以来,我省在国家确定11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的基础上,确定了15个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同时选择12个经济社会发展基础较好、具有一定特色的县,支持创建乡村振兴示...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