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勤的汗水,换来丰硕的成果,努力地拼搏,终会收获胜利的喜悦。追风赶月,少年早行;鲜衣怒马,不负韶华!为了表彰优秀,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11月29日下午,长安二初隆重举行2023年秋季学期中期总结暨表彰大会。本次大会由德育主任蒋莉萍主持。
大会在庄严的国歌中拉开帷幕,长安二初全体师生对国旗行注目礼,雄壮的国歌声响彻会场,冲锋的号角已经响彻耳边,波澜壮阔的画卷已经铺展,庄严的国歌声中只有少年们坚毅的目光。
教学工作汇报环节,教学副校长郝利华总结了前半学期的学校工作。从教育教学、教师发展、学生管理、社团开展、学校建设、各项特色创建等方面对本学期以来的工作做了全方位的总结,鉴往知来,砺行致远。告诫孩子们校园的角角落落值得我们驻足,校园的每位维护者值得我们尊重;勉励孩子们心存感激,幸福快乐的生活在二初大家庭中;希望全体教职员工为二初大家庭的蓬勃发展贡献每个人的力量。
优秀班主任经验分享环节,九年级 1 班班主任苏羿博老师、七年级 3 班班主任韩豆老师进行了经验分享。
苏羿博老师:“班主任工作需要注重个性化的关怀。每位同学都是独特的,有着各自的优势和不足,有着每位同学不为人知的心理世界。只有深入的观察了解,思考个性化的办法,才能帮助其成为更好的自己。此外,作为班主任,我深感自己要成为学生的榜样。我们的言行举止都对学生有着深远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我明白了不断提升自己的必要性,力求成为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楷模。只有我们自身具备积极向上的品质,才能够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韩豆老师:“在整个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有一点最大的体会,就是所有的事情,尽量让学生自己去做。具体表现在1、注重班干部队伍的建设,逐步培养学生干部自主管理班级的能力;2、让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实际上,让学生忙起来,其实就是让学生慢慢成长的过程。”
学生代表分享环节,九年级11班霍妍吉、八年级2班王郑源分别作了分享。
九年级11班霍妍吉:“在九年的学习生涯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挑战。每一次克服难题,每一次取得好成绩,都是我不断进步的见证。同时,我也意识到学习不是孤立的,它需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需要我们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面对即将到来的中考和未来的学习生涯,我想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用知识的力量去开启美好的未来。让我们一起努力,为梦想而奋斗!”
八年级2班 王郑源:“在八年级的学习中,我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快乐和挑战。每一次攻克难题,每一次获得进步,都是我不断努力的见证。同时,我也意识到学习需要与生活实践相结合,需要我们关注社会、关心他人,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面对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我想说:“学无止境,奋斗不息。”我们要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用知识的力量去开启无限的可能。”
学海扬帆,喜看鲲鹏展翅飞。致敬努力,拥抱成长,由学校党委副书记付永斌宣读成绩优胜教师名单并分组颁奖。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奖教师依次上台领奖。
蒋主任宣布中期成绩优胜班集体和中期综合表现优胜班集体并分组颁奖,唐主任宣布期中检测成绩优异学生名单并分组颁奖,朱主任宣布中期进步学生并分组颁奖。在热烈的掌声中,获奖学生依次上台领取奖品。
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期中表彰再奋进,蓄势待发攀高峰。踵事增华谋新篇,奋楫笃行争上游。愿老师们、同学们砥砺初心,朝夕不怠,踔厉奋发,勇毅前行!
陕西中考6月18日至20日举行 记者日前从省教育厅获悉:2022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于6月18日至20日举行。参加全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学生为八年级和九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笔试科目为生物学和地理,共2科2卷,两科满分值各60分,考试时长各60分钟。八年级学生实验操作考试科目为信息技术上机操作和生物学实验操作,两科满分值各10分,考试时长各15分钟。九年级学生笔试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道德与法治、化学、历史,共7科7卷... 【详细】
解决青少年成长“烦心事”——陕 累计募集捐款和物资5900余万元,援建革命老区希望小学12所,直接服务革命老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受灾地区青少年6万余人次……这些数字背后,是共青团陕西省委希望工程公益志愿指导中心、陕西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实施陕西希望工程“七助一度”行动的具体成果,也是社会爱心的流动、善意的绵延。陕西希望工程“七助一度”行动,以提升服务青少年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助推助学兴教、助魂育人、健身强体、科... 【详细】
教育部等四部门:竞赛结果不作为 新华网北京3月15日电 近日,教育部、中央编办、民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对2018年9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印发了新的《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进一步健全面向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管理制度,坚持素质教育导向,更好地发挥竞赛活动的育人功能。 《管理办法》要求,竞赛以及竞赛产生的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 【详细】